馬英九:「我們問心無愧就好。」
馬英九前總統遭北檢起訴的洩密案,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宣判無罪,心中稍感欣慰,但回想起4年前,關說風暴的當下,卻是百感交集。
我還記得,在特偵組揭發王金平替柯建銘司法關說醜聞後的某一天,我忙到過了午夜才回到家,卻發現妻還沒睡。
「怎麼這麼晚,還沒睡?」
妻告訴我剛滿4歲的小女兒做惡夢驚醒,醒來時哭著說:「媽媽,我好久沒看到爸爸了,我好想爸爸。」
知道嗎,那是我在總統府工作時的「常態」,每天早上5點起床讀報、分析,白天公忙,運氣好晚上9點左右可以到家,如果發生大事,忙到午夜過後才回家也不稀奇。
就以在王金平司法關說案爆發後的那一段日子來說,平均1天大概只睡3個多小時。《會計法》修正爭議、洪仲丘事件、廣大興事件、核四風暴...這幾乎成為一種公式,只要有重大事件發生,我連1天5小時的睡眠都不可得。
有一次,妻問我,這樣忙碌與付出,到底為什麼?
我想了想答道:「為的是問心無愧吧!」
直到王金平關說司法案爆發後,我的心情走到幾難為繼的頂點。在國會議長涉入司法關說的事證如此明確,馬英九總統願意承擔幾乎是他的能力也難以承擔的政治衝擊,仍堅持要為理念奮力一戰時,外界卻用鋪天蓋地的方式批評總統。我心中不斷吶喊,國會議長涉入司法關說,這中間的是非真的有這麼難分辨嗎?反對司法關說,不是一個文明社會最基本的事嗎?
如果身為總統的馬英九在此事選擇沉默,那麼不啻是告訴全體國人:「有權判生、無權判死」將成為中華民國法律唯一的鐵律。大家想想,這樣一來,倒楣的會是馬英九總統嗎?倒楣的應該是無權無勢的平民百姓吧。
那麼以後面對司法,人民要想看看自己有無結交權貴,要想看看有沒有辦法找到黑手伸司法,替自己的個案關說。如果沒有,那請自求多福。
對我來說,這麼黑白分明的事實與理念,在當時,卻是那麼的黑白不明,確實讓我感到心情備受打擊。
然而,4年過去,現在的我心情已不像當初那麼激憤。反而漸漸體會時間會站在道理的這一邊,王金平、柯建銘雖然現在還是立法委員,但在歷史的扉頁上,關說司法已是他們最顯目的人生註記。道理一直都在,只是我們有沒有耐心去等待道理來的那一天。
馬總統卸任後,有一次我拜訪他時談起洩密案,他淡淡地說:「不管最後判決如何,我們問心無愧就好。」是啊,問心無愧就好,世事多波,很多事我們不一定能夠左右、改變,但只要問心無愧,一切磨難,又算得了什麼?
http://opinion.chinatimes.com/20170827002669-262104